黑龙江:春运首周发送旅客182.98万人次******
中新网哈尔滨1月16日电(陈晓光 记者姜辉)16日,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春运1月7日启动以来,截至14日,黑龙江省共发送旅客182.98万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97.74万人次,同比增长169.7%;民航发送旅客19.08万人次,同比增长42.81%;公路发送旅客66.16万人次,同比下降21.28%,全省高速公路车流量32万辆,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8%。
春运期间,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出租车和道路客运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拒载、议价、宰客、拼客、非法营运等违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百吨王”等违法超限超载行为,重点排查“两客一危”安全隐患,持续营造平安、文明、畅通的交通运输环境。(完)
搜索
复制
“乙类乙管”实施后,哪些情形需要佩戴口罩?中疾控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马帅莎)在11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有记者提问,我们关注到,在一些气温回升较为温暖的地区,有部分人群在公众场合出现了不戴口罩的情况,请问实施“乙类乙管”之后是否有必要继续戴口罩,对公众场所的防控还有哪些要求?
对此,常昭瑞表示,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应该佩戴口罩:
一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
二是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三是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时。
四是近距离接触或者护理新冠感染者以及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人员时。
五是医务工作者、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旅游、快递、保洁等从事公共服务以及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
“此外,在公共场所还需要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以及环境通风消毒、清洁等防护措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每人都有一份责任,重在细节,贵在坚持。”常昭瑞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